在搭建完springboot项目后,接下来就是要集成一些好东西。接下来本文中会集成redis,mybatis,swagger,pagehelper。 🥕
集成redis
Redis作为一个高性能的key-value数据库,相较Memcache有了更加丰富的数据类型,更加迷人的就是redis的持久化,一般有RDB和AOF两种。RDB是记录一段时间内的操作,而AOF可以实现每次操作都持久化。这里就不详细介绍redis,直奔正题。
引入依赖
在pom.xml引入redis相应的依赖,(不清楚的可以看上一篇文章的pom.xml)
添加Redis相关配置
在application.properties中添加:
1 | #redis |
Redis配置类
创建RedisConfig,相应的代码如下
1 | /** |
简单的RedisUtil
配置完后为了方便使用,抽象出一些简单的公用方法
1 | /** |
到这一步就大功告成了,大家就可以使用redis了,测试类这里就不写了,大家需要的话,可以直接去download代码
springboot ^.^
集成mybatis
引入依赖
同样的引入依赖,详见上一篇文章
添加mybatis相关配置
根据项目路径配置:
在application.properties中添加:
1 | #mybatis |
添加MybatisConf类
有了以上的配置,其实就可以使用mybatis了(要注意的是需要在接口加上@Mapper注释),这里一并将PageHelper集成了。
1 | /* |
配置完之后,只要如下使用就可以了。相当简单粗暴,爱不释手。
1 | /** |
集成swagger
看到上面的接口,大家可能会奇怪一些注释,比如@ApiOperation,@ApiParam,是不是好像不是属于spring家族的呀。这些就是swagger的注释。虽然这样的写法对代码有一定的侵入性,但是想想大家可以摆脱写接口文档了,这对于后台人员来说简直就是Gospel呀~ 另外在项目跟前端调式完后,我们也可以把所谓侵入的代码删除呀,总之就是不想写接口文档。哈哈哈
swagger的接口文档是restful的,大家要注意接口设计。以后有机会要补一篇restful的文章,总结下小弟自己的理解。
引入依赖
老规矩,还是需要引入依赖,详见上篇文章。
添加SwaggerConfig类
1 | /** |
配置后,然后像收藏列表展示接口,那样加上注释就行了,重复的代码就不写了。
最后呈现的效果不要太美~!
最后在加上代码的地址,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springboot